台湾新浪潮电影的代表导演之一。1957年生于马来西亚,1977年来到台湾,1981年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影剧系。1993年,作品《青少年哪吒》获得东京影展铜奖;1994年,《爱情万岁》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、费比西奖、金马奖最佳导演奖;1997年,《河流》获得柏林影展银熊奖和国际新闻奖、芝加哥国际影展银雨果评审特別奖、圣保罗国际影展影评人奖、新加坡国际影展评审特别奖;《洞》获得1998年坎城影展费比西奖、芝加哥国际影展金雨果最佳影片、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亚洲导演、最佳亚洲影片奖。2001年,《你那边几点》获得坎城影展高等技术大奖录音项目。
2005年,参加柏林电影节角逐、受到世界瞩目的蔡氏新片《天边一朵云》剧照。
我拍的是“作者电影”
新京报:你们这一代台湾新浪潮导演的电影,似乎都比较关注底层生活,关注灰暗地带。
蔡明亮:大凡创作都来源于生活。但电影不同的是它通常被视作商品,因此,就会考虑人家喜欢看什么。从一部电影的题材上,可以看出电影制作者的兴趣所在。有的导演关注的就是票房,比如,黑社会题材观众喜欢看,即使没人了解,也总在拍;又比如,印度电影都喜欢拍上流社会的生活,因为底层的观众能从里面找到他们向往的东西。如果把电影仅仅当作一种创作,它其实就来自作者的生活。所以,法国提倡一种“作者电影”。我的作品大概走的就是这个路子,我希望通过它表达我认识的人生和人的心理状态。
新京报:你对态度比较温和的电影怎么看?
蔡明亮:我并没有觉得它们不好,只是我不喜欢而已。大众都是在焦虑中生活,我是在用自己的影片迫使大众来面对他们自己的真实世界。有些观众进去了,有些观众进不去,所以我的电影通常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,但有人却为之感动。但我觉得这正说明了它有很尖锐的东西,我希望能多培养一些观众,让他们多看一些类型的电影,这对社会是比较有利的。
新京报:我看了你的电影总是有深刻的绝望和孤独感。
蔡明亮:我的电影不会告诉你怎么去生活,它通常是看完后让你产生很多感觉。那感觉是比较低调阴暗的,实际上它是在提醒你,你是人,你有感觉。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作品是教你怎么生活的,它只是帮你找到问题。
新京报:有人说你是票房“毒药”。
蔡明亮:说“毒药”可能是针对台湾而言,用一种好莱坞的模式来思考,收入不算高,尤其是前几年,我的四部电影在台湾的发行就很不成功。2000年后,这个票房“毒药”竟然翻身了。其实,从成本和效益来看,我的电影从来没有赔过本。我的资金基本上来自于欧洲或者日本,这些买商是非常国际化的,这个国际化又分两个层次,成龙的国际化是商业片,而我这种文化性比较强的电影,在欧洲有比较成熟的小众市场,所以说我是票房“毒药”是很主观的。
新京报:你们和内地第六代导演创作的地下电影,题材相似,都曾在西方得奖,有人认为,你们的电影题材取悦了西方对中国的好奇心。
蔡明亮:台湾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,但我觉得文化界的人应该认真去探讨这些电影。取悦观众本来就是电影该做的事情,这种取悦的状态难道比好莱坞那种取悦观众的共同口味更不好吗?是不是取悦大众就可以拿大奖呢?我的电影从来不取悦任何人。这个问题是小圈子的一种想法,我觉得媒体应该停止去思考这个问题,因为没有什么意义。
只剩下艺术电影也很好
新京报:台湾的商业电影曾经和香港站在一个水平线上,但后来香港电影成功地走向了商业化的道路,而台湾电影则走了另外的道路,原因是什么?
蔡明亮:台湾还是一个有人文传统的地区,到香港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看看,你会感受到不同的气氛。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同样重要。如果只剩下商业电影的话,会更好吗?我倒觉得只剩下艺术电影也很好啊。我的《天边一朵云》很卖座,但它不是商业电影。台湾应该为这样的电影感到骄傲,全世界的电影都被经济牵着鼻子走,台湾却是个特例。一般的观众只喜欢美国片,认为电影就是娱乐。但如果电影除了娱乐就没有什么了,那会好吗?在整个世界被物化了以后,还有一些年轻人愿意在夹缝里去做一点东西。只是这个东西通常会比较阴暗、焦虑,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?我觉得应该鼓励,让它壮大,然后感染更多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本报记者 术术
2005年,参加柏林电影节角逐、受到世界瞩目的蔡氏新片《天边一朵云》剧照。
我拍的是“作者电影”
新京报:你们这一代台湾新浪潮导演的电影,似乎都比较关注底层生活,关注灰暗地带。
蔡明亮:大凡创作都来源于生活。但电影不同的是它通常被视作商品,因此,就会考虑人家喜欢看什么。从一部电影的题材上,可以看出电影制作者的兴趣所在。有的导演关注的就是票房,比如,黑社会题材观众喜欢看,即使没人了解,也总在拍;又比如,印度电影都喜欢拍上流社会的生活,因为底层的观众能从里面找到他们向往的东西。如果把电影仅仅当作一种创作,它其实就来自作者的生活。所以,法国提倡一种“作者电影”。我的作品大概走的就是这个路子,我希望通过它表达我认识的人生和人的心理状态。
新京报:你对态度比较温和的电影怎么看?
蔡明亮:我并没有觉得它们不好,只是我不喜欢而已。大众都是在焦虑中生活,我是在用自己的影片迫使大众来面对他们自己的真实世界。有些观众进去了,有些观众进不去,所以我的电影通常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,但有人却为之感动。但我觉得这正说明了它有很尖锐的东西,我希望能多培养一些观众,让他们多看一些类型的电影,这对社会是比较有利的。
新京报:我看了你的电影总是有深刻的绝望和孤独感。
蔡明亮:我的电影不会告诉你怎么去生活,它通常是看完后让你产生很多感觉。那感觉是比较低调阴暗的,实际上它是在提醒你,你是人,你有感觉。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作品是教你怎么生活的,它只是帮你找到问题。
新京报:有人说你是票房“毒药”。
蔡明亮:说“毒药”可能是针对台湾而言,用一种好莱坞的模式来思考,收入不算高,尤其是前几年,我的四部电影在台湾的发行就很不成功。2000年后,这个票房“毒药”竟然翻身了。其实,从成本和效益来看,我的电影从来没有赔过本。我的资金基本上来自于欧洲或者日本,这些买商是非常国际化的,这个国际化又分两个层次,成龙的国际化是商业片,而我这种文化性比较强的电影,在欧洲有比较成熟的小众市场,所以说我是票房“毒药”是很主观的。
新京报:你们和内地第六代导演创作的地下电影,题材相似,都曾在西方得奖,有人认为,你们的电影题材取悦了西方对中国的好奇心。
蔡明亮:台湾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,但我觉得文化界的人应该认真去探讨这些电影。取悦观众本来就是电影该做的事情,这种取悦的状态难道比好莱坞那种取悦观众的共同口味更不好吗?是不是取悦大众就可以拿大奖呢?我的电影从来不取悦任何人。这个问题是小圈子的一种想法,我觉得媒体应该停止去思考这个问题,因为没有什么意义。
只剩下艺术电影也很好
新京报:台湾的商业电影曾经和香港站在一个水平线上,但后来香港电影成功地走向了商业化的道路,而台湾电影则走了另外的道路,原因是什么?
蔡明亮:台湾还是一个有人文传统的地区,到香港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看看,你会感受到不同的气氛。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同样重要。如果只剩下商业电影的话,会更好吗?我倒觉得只剩下艺术电影也很好啊。我的《天边一朵云》很卖座,但它不是商业电影。台湾应该为这样的电影感到骄傲,全世界的电影都被经济牵着鼻子走,台湾却是个特例。一般的观众只喜欢美国片,认为电影就是娱乐。但如果电影除了娱乐就没有什么了,那会好吗?在整个世界被物化了以后,还有一些年轻人愿意在夹缝里去做一点东西。只是这个东西通常会比较阴暗、焦虑,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?我觉得应该鼓励,让它壮大,然后感染更多的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本报记者 术术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